每到入學季,為了孩子上學而買房、搬遷的事兒太多了。不少家長認為,買房擇校是給孩子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必然選擇。許多家長表示:“有條件當然要買,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買。”
一、“起跑線”上的競爭 李女士最近一直在為3歲的孩子物色“學區房”。她說:“地段相同但劃歸學校不同,房價竟然相差4000多元,舊房由于劃歸名校片區反而比新房賣得貴。” 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李女士,老房子雖然破舊,但是冠上“學區房”的名號,“身價”就不一樣了。由于考慮自住,李女士一直在尋找中等面積的“學區房”,但是房價高、房源少,買房者競爭激烈,她不得不轉而考慮小戶型,半年的看房經歷讓她身心俱疲。
二、“學區房”炙手可熱 房產中介工作人員小王說,雖然學校的招生政策可能有變化,但是“學區房”不愁賣。小王說:“桃園北路附近區域,一套面積在五六十平方米左右的‘學區房’,即使房屋老舊,掛牌價50多萬元也很容易出售。” “‘學區房’通常比周邊同等樓盤價格至少上浮10%至20%。例如桃園北路附近的房子,周邊的小學都比較好,加上地處城市中心,二手房的均價每平方米近萬元,雖然這個價格比起好多新房都要貴得多,但掛牌后最多半個月就能銷售出去。”小王說。
三、買了“學區房”一定能進好學校? “事實上,買了‘學區房’,不一定就能上名校。”據太原市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教育部日前已經表態:有關抑制“學區房”升溫的政策,一些城市正在醞釀或出臺。因此,為了上名校提前購買“學區房”,存在很大風險。 沙河街小學教師劉敬說,很多購房者對“學區房”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只要房子周邊有學校,就意味著是“學區房”,只要買了學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這所學校。而事實上,學區的劃分原則是教育部門根據當年區域內適齡學生的數量分配教育資源。有些樓盤雖然與名校僅一墻之隔,但并非意味著就能進入該學校就讀。 太原市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提醒:一些開發商在賣房時,承諾憑購房合同就能入讀某名校,而事實上,孩子必須要遷入戶口才能入學,而未交付的房子拿不到房產證,辦不了遷入戶口手續。因此購房時一定要和開發商以及教育部門確認這些細節。購買二手“學區房”,還要避免一個風險:如果原房主戶口不遷出,新房主孩子就無法入學。 崇尚專業招聘工作,紅杰為您用心服務 富士康招聘開始了,報名首選紅杰人才市場 學校地址:太原經濟開發區唐槐路18號(富士康南三門向南300米) 報名熱線:15536041166 0351-5241147 7562287 公交路線:乘坐877、879到富士康終點站下車往南300米路西 網址:http//yh-hk.cn |